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谢声远

造福社会 报效国家

马国油棕业科学家余国隆


文 : 谢声远


余国隆摄于洲联特别油脂有限公司办公室


南洋大学第七届化学系毕业生余国隆,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棕榈油专家。1971年进入这个行业,孜孜不倦,四十二年如一日,在油棕业下游领域进行深度和高精的科研,通过精炼分提大大提升棕油的品质和扩大应用范围。他身体力行,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积极推广研究新产品供应国际市场。2007年,余国隆获得彭亨州苏丹颁发功绩荣誉勋章,册封拿督,以表扬他在棕榈油工业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同年,他还荣获俄罗斯颁发“东方国际公共运动主席团奖”,表扬他促进马俄两国经贸关系所起的作用。2012年获得马来西亚棕榈油促进理事会(MPOC)颁予“终身卓越服务奖”,2013年更获得马来西亚棕油精炼商公会(FORAM)颁予“长期服务与成就奖”。这是陈六使当年创办南洋大学时的高瞻远瞩,也让曾经歧视、打压乃至关闭这所大学的短视者蒙羞和无地自容。


2019年10月9日,我们在吉隆坡宽敞舒适的马来亚南大校友会陈六使厅,与拿督余国隆见面。伟岸的身躯,因长年的辛劳,岁月的无情而略显老态,但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回首往事,既有眷念和感慨,也有珍惜和自豪。


文凭不被承认的南大生


余国隆出生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麻坡。1961年麻坡中化中学高中毕业。中化中学经历百年风雨,见证南马华文教育的筚路蓝缕,前身是中华学校和化南女校,战后合并为中化中学。新加坡著名教育家和文化人黄芳奎、刘抗、陈人浩、严元章、徐其礼、高亚思等曾任中化校长或教职,春风化雨,树人树德。余国隆高中毕业后,面临抉择,负笈台湾,还是到南洋大学深造。他说:“我跟中化好些同学一起选读南大,报考化学系,寄宿校内。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化学系老师学有专长,授业解惑,受惠不浅。美好的云南园,理想的学习环境,蓬勃向上的各项活动,对我的人生态度和处事风格影响很大。”


1965年踏出校门后,因南大文凭不被承认,余国隆靠的是学识、自信和奋斗。1966-1970年,他先后在彭亨州的一家澳大利亚人的铁矿公司、吉隆坡规模更大的英国人锡矿公司和一家专业化验公司从事化验工作。起步的5年,对他后来的事业既相辅相成,也有激励奋发。第一,虽说初期接触的是矿物的化学成分,但化验室经验日积月累,形成后发优势。“工余时间特地到马来亚大学地质系听课,不仅增进了英文听写能力,也有机会接触到新鲜事物,学到更多知识。”第二,虽然工作条件比不上洋人和马大毕业生,薪水低、压力大,但“矿场里缺少消遣娱乐的地方,洋人俱乐部又没有资格进去,反而能专心于事,很快就掌握了实际工作上所需的技术和知识”。第三,工作过程中,掌握了“实际应用英文和以英语沟通的能力”,这点尤为重要,为他日后驰骋国际商场,推广科研成就,为棕榈业作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就大马油棕业和余国隆的内外因


一桩大事业的功成业就,外因自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内因靠的是实干、苦干、巧干。余国隆转入油棕业跑道,滑行、起飞、升空、遨翔。棕榈源于非洲,19世纪由德国人引入印尼,作为观赏植物,英国工业革命(1770-1830)彻底改变西方社会,棕油的经济价值才开始显现,最初仅用于生产蜡烛、肥皂、润滑油。长期以来,它无法与橡胶平起平坐,种植面积增长缓慢,原因之一是棕榈果实的化学认知和科研水平滞后。余国隆学以致用,正好派上用场,此天时也。


上世纪70年代,油棕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马来西亚步伐尤快,逐渐崛起为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达500万吨左右,2005年翻了三倍,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此后更如脱缰野马,增速惊人。棕榈是最多产的油料作物。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其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同类植物油,每公顷棕榈油的产量是大豆九至十倍,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此地利也。


1971年余国隆加入南顺公司,正值具有前瞻思维的南顺董事长黄大梁、董事经理甘尚武,看中油棕业下游领域的前景,大力开发棕油新用途。他于1968年引进瑞典最新发明的棕油分离机,于1969/70年,把原棕榈油分离为棕榈液油和棕榈硬脂。以棕榈液油作为食用油的原料,替代南顺出产的椰子油和进口的大豆油、葵花油和棉籽油。他慧眼识人,任命余国隆为化验主任,后1989年在上海食品交易会上与中国客户合影2007年荣获俄罗斯颁发“东方国际公共运动主席团奖”,表扬他为促进马俄经贸关系所作的贡献又升任为技术总监,让他全身心领导油棕业下游南顺科研团队,贡献他4年大学所积累的学识和5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此人和也。


2007年荣获俄罗斯颁发“东方国际公共运动主席团奖”,表扬他为促进马俄经贸关系所作的贡献


由于精炼分提的工艺还在起步阶段,南顺初期推出以棕榈液油为基础的食用油并不理想。产品在架上摆放一两星期后,气温降至摄氏24度便凝结,消费者的信心大受影响。余国隆优化精炼分提程序,仅花了几个月时间,便解决了棕榈食用油低温凝结的问题。


在往后的日子里,余国隆及其团队继续突破多项实用技术难题。其一是应用棕油取代牛奶油生产炼乳,因品质优良,先后获得老牌乳制品公司如Premier-Milk,Dutch Baby和Nestle的采用。其二是以棕油取代进口的牛羊油,制造人造牛油和起酥油。今天,它在马来西亚的烹饪油市场中占的份额高达九成以上。其三是以精炼棕油替代牛羊油,用以生产高品质的香皂。余国隆的努力和成果,既有利于提升棕油的实际用途与价值,也符合清真食品标准,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他曾经耿耿于怀的是,因为南大文凭不受承认, 尽管他曾做出诸多公认的卓越研究成果,却不被马来亚化学师协会接受入会。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不懈努力和提升,最终获得化学师协会和其他权威科研机构的承认,入会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


更上层楼的科研成果与人生篇章


1982年,余国隆的科研成果更上一层楼。他成功研制并推出低溶点的“超级棕榈液油”和另一种“棕榈中度分提产品”(PMF)。这两种新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新产品PMF,难度极大。余国隆决定把样品送给有潜能客户作评估,经过漫长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世界五大特别油脂制造商之一的瑞典Karlshamns公司的采用。他开发的这两种产品至今依然是重要食品的原料,可直接使用,也可再加工后作为一种巧克力生产材料。看官!余国隆确实不仅实干、苦干,而且懂得巧干,把了解透彻的科研成果介绍并推向远隔重洋的国际市场!


把科研与营销结合起来,这是余国隆下一阶段人生的精彩篇章。话说1979年,德国食品公司Walter Rau找上南顺(因南顺当时是马来西亚采用棕榈油最大厂家),献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棕油为主要原料,生产POP ( 1,3-dipalmitoyl-2-oleoyl glycerol) 油脂,这是供生产CBE(Coco Butter Equivalents)的主要原料。双方于1980年成立“联洲特制油脂有限公司”,简称 I SF(Intercontinental Specialty Fats Sdn Bhd)。甘尚武是新公司第一任董事主席,余国隆被委为董事,1985年出任 ISF 总经理。一开始余国隆就介入 ISF 的全方位活动,包括技术开发工作,用溶剂分提工艺过程生产“可可油等同物”原料,制造不同产品配方供不同客户需求等。在他的业务领导和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之下,ISF逐步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特制油脂制造商,为食品业、巧克力业和糖果业提供应用广泛的特别油脂。1985年,余国隆掌管的ISF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生产并出口“可可油等同物”(CBE)的新兴公司。万事起头难,当时国外著名巧克力制造商,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的新产品,兴趣不大,市场的开拓十分艰难。余国隆并未被难倒,他亲自走访欧洲和俄罗斯巧克力厂家,提供样品,耐心向他们讲解相关工艺及制作原料,诚邀有关负责人到马来西亚参观工厂 ,让他们信服产品的质量。经过三年的努力,云开日出,产品终于打进欧洲和俄罗斯市场。今天,ISF市场遍布欧洲、中东、非洲、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1987年ISF荣获马来西亚贸易与工业部颁发卓越特别产品大奖。


“业绩彪炳”的企管人才兼科学家


在访谈中,余国隆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是:他对科研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说:“棕榈油的精炼分提产品品质要达到国际标准。西欧都以菜籽油,大豆油为准。油棕业和棕榈油科研要兼具广度和深度,高标准、可持续性,才能无往而不利,得以持续发展。”所以,余国隆从不停步,继续以科学家兼企业家的精神进行创新,调整研发和运作,生产及推广各类特制油脂产品,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1997年,余国隆又有新的突破。他从棕榈果仁油中进行分提,生产高档品质的固体棕榈仁油(Palm Kernel Stearin),为准巧克力生产厂商供应含月桂酸的“可可油替代物”产品,简称CBS(Coco Butter Substitute) 。2006年ISF脱售部份股权给一家日本公司,但余国隆继续任总经理至2008年,之后被聘为公司顾问,到2012年才荣休。今天,精炼棕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物质3-MCPD酯。要达到西欧的菜籽油、大豆油的标准,其含量必须要降至1.25ppm,这是健康油脂系列产品标准,供消费者使用。ISF在2010年已生产达标精炼棕油3-MCPD 酯。这已比同行先达标,供应欧洲市场。余国隆作此突破,为ISF做出极大贡献。在余国隆领导 ISF 20多年里,这家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先进的生产设施,生产全系列特别油脂产品,为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糕点、烘焙等工业所采用,而余国隆不啻成为ISF的化身。南顺元老、ISF首任董事长甘尚武在《九十回顾世纪巨变》中,以“业绩彪炳”一词,高度评价余国隆对油棕业科研和高端市场的贡献。他说:“ISF在余国隆的管理和经营下,成为一家非常成功的机构。余国隆确实是一位很能干的企管人才兼科学家。”


余国隆将低度3-MCPD油脂打入欧洲市场,与主要客户合影。


结语


从云南园走出来,坚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忍辱负重,潜心化学,身体力行,以科研成果造福社会,为国效力,体现了南洋大学的感召:自强不息,力求上进。余国隆的故事,是南洋大学的光荣,也是新马无数受华文教育者的骄傲!


作者为本刊主编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