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新德里举办G20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就坐在国名为BHARAT的座签背后主持大会。莫迪到底是印度总理还是婆罗多总理?(图片源自网络)
2023年9月,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本年度的“G20峰会”。世界二十国集团首脑在印度聚首开峰会,对新崛起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印度不仅是个殊荣,更是颁给莫迪人民党政府成功治理印度的最高荣誉,加上“21世纪属于印度”这宣传口号正响彻云霄,印度政府的声誉无疑已达巅峰,聪明的莫迪总理当然要乘胜追击,因此有了宣布“印度改名巴拉特(Bharat)”的举措。
到底“印度”这个国家还在吗?
首先,莫迪政府以G20峰会主办国名义发出的所有邀请函和会议名片,全都以“巴拉特(Bharat)”(注:更准确中文翻译应为“婆罗多”)一词替换了原本的英文国名“印度(In- dia)”,确使人感到新鲜又突兀。
其次,峰会主持人印度总理莫迪更堂而皇之坐在“巴拉特(Bharat)”名牌的背后主持了本届峰会,使人对本届峰会的性质感到疑惑和不安。世界传媒如梦初醒,发觉印度已变了个样。
印度总理的英文职衔既然已经标为“Prime Minister of Bharat”,那中文便可译它为“巴拉特总理”了。
我们熟悉的已经升级为世界人口第一的东亚大国印度,突然变成“巴拉特”或“婆罗多”了,很多人一时真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
宪法明文规定
其实,印度1950年正式独立时公布的宪法,第一条已开宗明义规定:“印度,即巴拉特,是个由各邦和直辖地所组成的联邦(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
问题是,印度政学界一向似乎视宪法第一条为无物,从独立前到独立后,一直都在热烈争辩印度的国名。即使宪法已经明文规定“印度就是巴拉特 (Bharat)”,而他们还是一直在争论不休,并且一再闹上法庭。莫迪政府这次利用主持 G20峰会的良机,出其不意地先斩后奏,率先使用了“巴拉特”这个与印度教(兴都教)历史关系密切的国名。该率先夺取使用权的做法,即使合宪却未必合理。
印度并不是一个法定的印度教国家。最现实的问题是,在印度14亿总人口中,有超过2.4亿国民并不信仰印度教,难道他们就没有权利提出异议?事实上,印度的新反对党联盟,包括建国政党先锋、印度长期执政的国大党,也刚在2023年 7月举行过结盟集会,公开宣布成立“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INDIA),已经不言而喻地打出了保卫印度国名的信号。难道这不是印度国名内讧的先声吗?
兴都教政府偷袭成功
莫迪人民党政府虽然在G20峰会期间偷袭成功,顺利打了一场将印度国名改为巴拉特的胜仗,但过后的事态发展,包括人民党在议会补选中的失败,似乎又让莫迪不得不发出暂停冲锋的信号,结果便出现出了印度传媒一度盛传的,印度议会将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特别会议,正式提出一项把印度的英文名称India更改为Bharat的提议,以正式进行审议。
笔者不是宪法问题专家,但是像印度宪法那样,一开始就把印度与巴拉特并列为正式国名的宪法,在我记忆里似乎绝无仅有。此事显示,印度国名的争论一直没完没了,而印度确实是个 “民主国家”,即使宪法已有明确规定,朝野依旧可以继续争论不休。当时英殖民地政府所以不加以干预,是不是明知故犯,预先布下了陷阱,让独立已超过半个世纪的印度,依然处于宗教对立、种族不和等的原始状态。这不仅给英国的 “分而治之”手法在印度留下了扩展基因,更让独立后的南亚大陆一直处于分化和对立状态。
国名有论争也许是真有民主的证据,但论争不会停留于思想的争辩,而会进一步扩展成为种族和宗教对立的导火线,结果便是国家分裂和对抗的持续扩展和恶化,更是内部纠纷与动乱的根源,那又何必呢?
India 指西北印度河流域
印度即将改名的讯息,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就像季节性飓风那样来去匆匆,最大原因它不是一场国本的辩论,而更多是一种教派政党的宣传,选举的造势活动而已,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印度式的政治斗争手法——政教不分的前近代政治。
其实,“印度”和“婆罗多”都是南亚次大陆居民的自我称呼,不过是历史的变迁,加上外族的频繁入侵,南亚次大陆几经战乱,它终于又回到了印度的历史轨迹,包括外族语音的干扰、宗派势力的入侵、殖民统治的洗礼等等,就难免让人对印度有沧海桑田的感叹。英国的殖民统治,接续印巴的对立分治,再有是政教的混沌不清,让人不得不给予印度加倍的同情。
历史学家说,India 主要是指原本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即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平原上的那一片土地。那片区域曾经是古印度文明的摇篮,诞生过哈拉巴文化,著名的摩亨佐-达罗城市聚落遗址的所在。
在古印度语中,写为拉丁化后,她曾被叫做 Sindhu,但这个名字在波斯帝国入侵印度之后,由于古波斯语读不出s这个发音,因此波斯语就转写为Hindu,接下来亚历山大大帝又把波斯帝国灭了,再入侵到整个印度河流域。在希腊语里接收了Hindu这个词,但由于希腊语对H这个发音也比较模糊,因此在希腊语里,Hindu被进一步简化为indu。
随后,indu这个词又先是被罗马帝国的拉丁语吸收,正式出现了拉丁字母拼写的indu,然后再先后被古法语、古英语接收,到了古英语之后,indu再被转写为indie,并在古代英语进化到现代英语后,正式被确定为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india。英国殖民者进入印度之后,将india这个词又带回了印度,并使她成为现代印度的称呼。
Bharat 指北部恒河流域
而Bharat呢?这个词原本就很本土化,指的就是印度北部恒河流域,而且是唯一一个从印度上古时期流传下来,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的词汇。更为重要的是,在古代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中,Bharat还是印度上古帝王婆罗多的称呼,正是这位婆罗多帝王统一了北部印度恒河流域,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传说出现大一统的王朝。而在古梵语中,Bharat 还有寻求真理,寻求光明,寻求真知的意义。总的来说,可以代指印度教的圣河恒河流域,可以代指印度的传奇帝王,可以代指印度寻求光明,寻求真理。
但不幸的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印度这个名字已不再属于今天的印度。古印度也不是位于现代印度境内,而是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它本来叫信德(Sindhu),只是波斯人在征服印度的时候,按照波斯语的发音习惯,把信德错误地叫成了“印度”。又因为古印度没啥存在感,后来就把南亚这个地方的国家,都统一称作印度了。
其实,南亚地区诞生过很多个国家,古印度只是其中一个很小很小的一国。像强大的帝国有戒日帝国、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但这些帝国都不是南亚本地人建立的,而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征服了南亚本地人之后建立的。其中,莫卧儿王朝还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建立的。
有关国名争论从未休止
事实上,有关印度国名归属问题的争论,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已经强烈上演过了。在英属印度时期, 南亚次大陆居民便普遍以“巴拉特(Bharat)”“印度 (India)”“印度斯坦(Hindustan)”三词称呼当时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部分阿富汗)。独立期间,印度社会各界就围绕以上三词,就国名采用一事,曾经展开过热烈争辩。
南亚地形图显示,西北印度河流域已成为巴基斯坦国,只有北部恒河流域才是印度的地盘,大婆罗多其他地区,如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等都已宣布独立,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确是面目全非。(图片源自网络)
“印度斯坦(Hindustan)”因其含义为“印度教徒之地”而被率先排除。后来,坚定走世俗主义路线的尼赫鲁国大党,又出于兼顾国内其他宗派信仰者的考量态势,在巴拉特和印度这两大热点名称中,采取了折中做法,从而便有了印度宪法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印度,即巴拉特,是个由各邦和直辖地所组成的联邦。(India,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这便意味着,印度和巴拉特是可以互换着使用的。
问题是尽管宪法对国名已有定论,但印度社会各阶层仍广泛使用“印度”“巴拉特”“印度斯坦”这三个名称;同时,学界也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根据语言环境”灵活使用上述名称。这一现象表明,印度有关国名的争论根本从未停止。
有印度问题专家甚至明确指出,部分强势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要求将宪法第一句的“印度”“巴拉特”调换位置,改为“Bharat,that is India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更有甚者,甚至直接要求删除“印度”,仅保留“巴拉特”一词。
例如,2004年4月,印度社会党(SP)曾提议,依据宪法仅使用“巴拉特”之名,以此遏制西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所助长的文化堕落,以保护印度国家安全等等。但毫无例外,此类举措皆遭到印度最高法院的反对而未付诸行动。
莫迪不会放慢脚步
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信奉印度教的莫迪人民党夺得新德里政权后,印度修改国名之举不仅不再止于言辞,还是来势汹汹的具体行动。
印度国内外传媒便有人分析说:那是莫迪人民党政府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推高明年印度大选人民党声势的宣传手法;不仅会闹得天翻地覆,还是高举印度国家民族主义和印度教(兴都教)民族主义全面崛起的大旗前进的象征。因此,这不仅是人民党炒作大选的手法,还是印度从此走上大国主义道路的征兆。
不过,9月18日召开议会特别会议的消息至今没有下文,有关印度正式改名“婆罗多”的决议也没有兑现,这也许是莫迪人民党政府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或是印度反对党联盟(INDIA)又有联合反击的异动,使到莫迪来势汹汹的更改国名运动,不得不暂时放缓行动。
但是,印度的民族主义已经蜕变为民粹主义的今天,莫迪这些人也许正处于骑虎难下的困境,而利用民粹主义发展势头突破现状对他又是一种强烈的政治诱惑,因此修改国名运动相信不会就此叫停,更多热烈的政治炒作相信会跟着上演。
印度如果因此改名为“巴拉特(Bharat)”,但中文是否会被翻译为“婆罗多”则无人知晓。虽然,婆罗多的称呼来源自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中的“婆罗多部落”。字面意思是“承载(to bear/to carry)”,引申义为“保存火种、寻求光明的人、求知者”。它还一直是本土语言印地语中用来称谓印度的寻常叫法。但口说反对殖民地主义,要抛弃一切殖民奴役思想的莫迪,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者说改名的真正欲望,是要重建一个“大婆罗多主义”的大帝国,但又担忧已经挣脱过去大婆罗多枷锁的南亚诸国,会为了维护自由而再度连成一气反对印度,因此他必须避开大婆罗多这个阴影,所以可能会设法淡化大婆罗多的意念。
印度要再分裂一次?
反观此次更名风波,至今其实只是一项动议而已。到了真正修改国名的当儿,国内外关系的复杂,特别是印度内部的教派对立必然恶化的结果,不仅会使更改国名得不偿失,还会带来对立的加剧,让印度再分裂一次,那又何必呢?因此,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更改国名”活动,只是印度官方使用了一个宪法中已有的国名称谓,且比较高调地在G20峰会的外国宾客面前展示了一番而已,并无实质意义,何必又要来一番劳民伤财呢?
至于为什么印度政府要如此高调地把改名动议提上台面,也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纵观历史,自印度独立以来,其版图上的名称更迭就持续不断,这次更名风波可以看作是这种历史运动的延续。而更名不断的主要动机是以此为藉口,通过所谓“去殖民化”和“本土化”之争来实现政治目的而已。
印度的多个地名,来源于其前殖民宗主国英国,因此,独立之后,确实也改变了不少地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将南部重镇,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更名为当地语言的“金奈”。
此外,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印度地名,比如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其实也是改过了的名字,但是这种改动主要是出现在英文拼写法上,如孟买的“Bombay”改为“Mumbai”,加尔各答的“Calcutta” 改为“Kolkata”,班加罗尔的“Bangalore”改为“Bengaluru”。这在国际间又又带来什么改变呢?说穿了,其实都是多此一举的卖名活动而已。
除了城市名之外,还有一些地标建筑的名字,比如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其名称被改成了拉吉夫广场。这些修改是为了更适应当地语言的发音,或直接改用本地化称谓,从而彰显本土化改名的思路。
其次,2014年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确有了一些变化。一是莫迪虽然延续了独立以来的更名思路,但他的路线却有明显激进化的迹象,除了藉口“非殖民化”以外,根本思路就是要推行更加印度教的意念。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印度历史上穆斯林王朝的名字,被改成了印度教名字。包括这次的“巴拉特”本身,就有着很浓厚的印度教色彩。
2022年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表示,印度要摆脱“奴隶制”的痕迹,随后,他便将新德里的重要街道“国王大道”,改名为“责任大道”,因为“国王”二字,代表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然而,随后的更改则完全和英国无关。
2023年1 月, 印度政府将总统府内著名的 “莫卧儿花园”,改名为“总统府之魂(Amrit Udyan)”,很多舆论却认为,这只是为了抹掉印度历史上的穆斯林帝国“莫卧儿王朝”的名字而已。
再联系2014年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一些印度名城,如安拉阿巴德等城市,纷纷去掉带有穆斯林特色的称谓,就让越来越多印度人相信,莫迪政府时代的更名,其实是在延续其固有政策的同时,又加入了彰显其本身印度教意识形态特色的“小心机”。而这个心机的背后,首当其冲地,就是将印度穆斯林群体的进一步边缘化。
印度穆斯林会被更边缘化
印度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14亿人口中,穆斯林人数超过2亿。伊斯兰教也是除印度教以外其第二大宗教。历史上,印度国内的宗教矛盾一直存在,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其国内的宗教矛盾更逐渐呈激化的态势,被认为是歧视穆斯林的法案层出不穷。
回到此次的“巴拉特”更名风波,联系本次举办G20峰会,以及此前印度航天器登月成功,不得不说是一个印度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时机,而借机推出更名的动议恰逢其时。
毕竟2024年的印度大选已经越来越近,主打民族主义牌的印度人民党不会放过这种公关良机。哪怕印度正式的更名注定是一件复杂的事,更名动议也足够为印度人民党加分了。
与民族情感共情的同时,收获政治利益,一向是莫迪政府政治智慧的体现。只不过,相比较而言,如何处理更为深刻而积重难返的族群矛盾,经济问题,显然是一件更需要智慧的事情。
作者为原媒体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