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何启良

“五四”未竟之业在南洋从《沈慕羽日记》看何葆仁和沈慕羽的交往


文:何启良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沈慕羽逝世106岁冥诞暨逝世10周年,何启良教授撰文纪念一位曾经在五四运动扮演学生领袖角色的南洋知识分子:何葆仁。此文是《沈慕羽日记研究•交游篇:结客行》(未出版)的一章,从《沈慕羽日记》研究的角度,探讨何葆仁的事迹和鲜为人知的掌故。


婚姻介绍人、晨钟励志社的同志、五四精神导师

何葆仁(1895-1978)大沈慕羽18岁,是沈慕羽的婚姻介绍人、晨钟励志社同志、五四精神导师,也是两代人的世交。沈慕羽对他极为仰慕和尊重,行文都以博士称呼,无论在自传或日记里,都常会提起何氏在他生命史里不同段落关键的角色。他常提到何葆仁年轻时在五四运动中所扮演的学生领袖角色,在马六甲期间担任培风董事以及他从学术人员的身份进入银行业之后的成就。何葆仁是沈慕羽与五四运动在思想上或接触上有所连结最直接的人物,另外一位是南来短暂担任教职的谢冰莹。何葆仁曾经在马六甲华社频密活动,对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其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只逗留在霹雳州太平镇数年的谢冰莹可以相比的。何葆仁一生经历了几段重大的历史变迁:败落的晚清(出生)、颠覆的中华民国(游离)、革命的新中国(选择离开)、突变的马新分家(选择留在新加坡),也颇为曲折、传奇。他的五四事迹是短暂的,而婚姻与事业都与马来亚和新加坡有解不开的缘分。

何葆仁生于中国,祖籍福建同安嘉禾里何厝村人,幼时入私塾,11岁成孤儿,南渡新加坡依兄辈生活,肄业于道南学堂。13岁回到中国,先后就读于南京暨南学堂、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毕业后升入复旦大学文学系。他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五四”运动期间的学生角色。1919年,他24岁,“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他担任上海学生联合会首届会长,并被推举为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副会长,领导上海学界响应此项运动。大学毕业后,往美国深造。1924年回到上海,任职复旦大学政治系。

1925年,何葆仁由上海返回新加坡,与马六甲实业家曾江水之女曾玉昭结婚,当时他30岁。这是一项家族安排的婚姻。翌年他受聘为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1928年,何葆仁联合有影响的侨界人士恢复新加坡青年励志社,出任社长。同年任陈嘉庚领导的新加坡“山东惨祸筹赈会”秘书。1932年,他任职和丰银行马六甲分行经理,组织“马六甲晨钟励志社”,宗旨与“新加坡青年励志社”相同,提倡青年文化活动。11933年21岁的沈慕羽参与励志社活动就是他推介的。1936年,他被推选为马六甲晨钟励志社正社长。2他也活跃于当时马六甲华文教育的建设。3他和沈慕羽的来往应该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何葆仁携眷回重庆,任国民政府华侨参议员。1946年,胡文虎等发起在厦门组织福建经济建设有限公司,何葆仁任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主持公司业务。1949年大陆政权易手,国民党政府迁移到台湾,何葆仁由厦门返回新加坡,创立葆成有限公司,经营对日贸易。1959年至1963年,受聘任远东银行有限公司出纳主任、经理。晚年担任远东银行顾问和新加坡同济医院副主席,并任禾山公会、孔教会、欧美同学会、星洲互济社等团体的名誉主席。4

1978年1月3日,何葆仁在新加坡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84岁。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时势造英雄,洵不我欺也”

沈慕羽笔下的“何葆仁博士”,是一位出色的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其功绩可与胡适、罗家伦相比。1919年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是一项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又是文化思想运动。年轻的何葆仁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其起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巴黎和会上,北京政府屈服于日本等帝国主义的压力,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从而引发北京大学等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迅速获得全国学生及各界同胞的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强大爱国政治运动及文化思想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心无疑是在北京,由北京大学学生领导。同时其他大城市学生也直接呼应。上海有44所大中学校、2万余学生响应。上海学生得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及北京政府军警镇压,学生联合会于1919年5月11日正式成立,会长何葆仁、总干事朱承洵。5月26日上午,上海学联组织全市二万多名学生集会于西门外公共体育场(今沪南体育场),举行罢课救国宣誓典礼,以后还多次集会游行,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罢课、罢工、罢市运动。何葆仁扮演了前锋的角色。5

何葆仁和几位学生这个期间曾经会晤过孙中山。6《孙中山集外集补编》里有一篇《与何葆仁、朱承洵的谈话》(1919年6月10日)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中有孙中山“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导致灭亡”的劝言。7有关五四运动历史的著作记载,“五四”初期最重要的学生领袖人物,当为罗家伦、傅斯年、段锡朋、许德珩、郑振铎、王造时、瞿秋白、高君宇、于方舟、何葆仁、张廷济、周炳琳等。何葆仁榜上有名,确实是学生领袖之一,沈慕羽的记述无误。五四运动研究多注重罗家伦、傅斯年,其他学生领袖生平所知不多。任贵祥、李盈慧一书讨论华侨与五四运动,把何葆仁与李登辉(1873-1947)并列,因为他们同是“华侨”身份。8

沈慕羽日记的完整书写是从1957年开始。何葆仁在马六甲的活动,大概在1932年至1941年之间,到了1946年,马六甲还有他的踪影。9所以沈慕羽对于他和何葆仁交往的记述,多是在他的回忆文字(自传、文章)里。日记记载的,有关何葆仁的讯息是60和70年代与何氏的接触与叙旧。

先从五四运动开始讲起。沈慕羽对五四运动有特殊的感情,其来源可能来自师长熏陶或书本阅读。日记里,每年的5月4日,他都会凭吊一番,写下一段感怀,如1963年5月4日“今日何日”日记:

今日为中华文化革命之日。今日之后,展开新文化运动,铲除封建思想,创导自由民主的科学的运动,一时轰轰烈烈。由此以后,白话文兴起,胡适成为青年们崇拜的偶像。当年,罗家伦、何葆仁为该运动的领导者。韶光无情,转瞬四十馀年,胡适已成古人,罗、何亦垂垂老矣,再无当年蓬勃气概。时势造英雄,洵不我欺也。

这里沈慕羽直接把何葆仁联系到五四运动,把他与胡适、罗家伦并列,可见他对何氏地位之重视。说五四运动那一场“新文化运动”,而“白话文兴起”,直接与他年轻时教育和活动背景扯上了关系。何葆仁是晨钟励志社发起人之一,后面有曾江水(1870-1941)、沈鸿柏(1873-1950)的支持。励志社于1928年成立,当初的领导层多数是中国国民党的党员,其宗旨是推动健康文娱以改进当时的社会风气,励志社推行“五育”:德、智、体、群、美。1933年沈慕羽参加晨钟励志社,是因为“何葆仁博士之鼓励”(1998年2月28日“晨钟励志社历史”日记)。在自传里也说,“受知于五四运动领袖何葆仁博士,加入晨钟励志社,被选为青年部总务。”10沈慕羽用“受知”二字,可见何葆仁对他思想影响之深。何葆仁正是他与五四文化思想有着某种精神关系的媒介人。

“结婚证书是我的手笔,介绍人是何葆仁博士”

说何葆仁和沈慕羽是世交,是有根据的。何葆仁大沈慕羽约18岁,有一段年龄上的距离。何氏抵达马六甲活动时已经30岁,其兄辈应该与那时在马六甲华人社会几位极具声望的侨领包括沈鸿柏、陈齐贤、曾江水等有交往,何葆仁的夫人就是曾江水的女儿曾玉昭。沈鸿柏是他们的证婚人。曾江水与陈嘉庚有亲戚关系(陈嘉庚的六女陈丽珠嫁给曾江水之子曾成保),是20世纪20年代马六甲橡胶企业的首富,多届蝉联马六甲中华商会会长。据说1927年7月印度诗人泰戈尔从新加坡来到马六甲,就是在曾家住宿的,隔了一晚拜访麻坡中华中学,11可以看出当时富甲一方的曾家也曾经招待过文化人。以何葆仁的身份(学运领袖、留学美国、政治学博士),娶得曾江水之女,自是春风得意。

何葆仁结婚日那天,沈慕羽和一群音乐伙伴在宴会上演奏。乐团中有一位叫邱钟岳,沈慕羽日记里记述了这段往事:

老同学邱钟岳于日昨病逝,据说是罹胃癌,十年前他曾胃病切去半个胃。他为人和蔼,初中时与我同班,那时曾组织振声音乐会,每个星期六在他家练习。他弹钢琴,我吹笛,还有钟陵、钟培、建兴数人,可说是中西合璧。何葆仁博士与曾玉昭结婚,便是我们担任演奏。钟岳毕业后入英校肄业,后在华侨服务,因帐目事辞职,嗣后任多家书记,享年六十六岁。(1976年10月6日“致祭邱钟岳”日记)

1938年沈慕羽与曾月霭缔结连理,何葆仁礼尚往来,在结婚证书上他是这对新人的介绍人之一。沈慕羽到了暮年还津津有味的提起此事。1998年沈慕羽庆祝结婚纪念日,年轻的记者好奇问起他的浪漫史,他作了交代:

......我告诉他们这段姻缘是天注定,民国20年我随父住厦门曾国办家就认识她,还教她读书,嗣后我返呷任教培风,她因避日本侵占厦门,全家迁呷。这时父亲年老多病,要我早日成婚,遂向国办提出可否将月霭嫁给我,国办即时同意,十二天便结婚了。国办住我家对面,就这样迎接过来,没有游行,从此结为夫妻。结婚证书是我的手笔,介绍人是何葆仁博士,证婚人是王德义。记者尽量摄拍我当年的像片作为资料。(1998年1月14日“记者催访问”日记)

好奇的记者大概没有几位知道介绍人“何葆仁博士”是何许人也,遑论证婚人是王德义。王德义为当时马六甲闽侨会馆和明星慈善社主要领导,与何葆仁同是社会的佼佼者。12他在二战期间被日本蝗军残杀而死,与沈慕羽兄沈慕周一样,埋骨于马六甲抗日烈士纪念碑下。

1939年郁达夫到马六甲一游,也是通过何葆仁的安排。郁达夫《马六甲记游》写道:“导我们的先路的,是由何葆仁先生替我们去邀来的陈应桢、李君侠、胡健人等几位先生。”13何葆仁有没有做地陪则不清楚。

1964年,马六甲有一位叫黄家骏完婚,沈慕羽有出席并致辞。“何葆仁博士全家皆参与其盛,并亲自主持证婚,堪称隆重。”(1964年12月25日“黄家骏成家”日记)。1969年沈慕羽到新加坡活动,顺便拜访那时在新加坡的何葆仁(1969年8月4日“访何、胡”日记)。1974年,沈慕羽五哥沈慕昌去世,何葆仁到来致祭,沈慕羽甚为感动:

......最难得的是何葆仁博士与何明湖夫妇陪同下也来敬礼。据说他已受基督洗礼,故不烧香,八十五岁的王联增也来吊唁,他们都到十时才离开。何博士跟我促膝而谈,他态度诚恳,谈起四十多年前,新加坡福建会馆的往事,他说当年薛中华为福建会馆总理,大权在握,一切操纵,收支从不报告。后来陈嘉庚联络他和一些少壮派要求账目公开,职员重选,把他迫下台,乃由陈嘉庚接任,修改章程。后来会务蒸蒸日上,兴办道南、爱同、南侨及购置许多产业,他很佩服陈嘉庚处事的公正态度。(1974年12月22日“何博士致祭”日记)

何葆仁晚年“受基督洗礼”是新资料。有关陈嘉庚挑战薛中华福建会馆总理一职的故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薛中华(1886-1940)是薛佛记的曾孙,1915年的时候担任福建会馆的主席,担任过新加坡市政局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职务。福建会馆与天福宫合并改组后,薛中华又担任了福建会馆总协理到1929年。然而他领导下的福建会馆组织散漫,很多会员有名无实,相应的体制机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这时候陈嘉庚站了出来,决心改组福建会馆。何葆仁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他与陈嘉庚有一段甚密的交往,于此可见。从1929年到1949年,是陈嘉庚依托福建会馆风云际会的20年,也是他本人在华人社会里的声望达到顶峰的20年。14

1965年,新加坡被逼脱离马来西亚联合邦,史称“新马分家”。当时何葆仁已经在新加坡多年,身份是联合邦公民。像许多居留在新加坡的联邦人,他必须做一个选择。因为他的商业利益都在新加坡,他选择留在岛国。从“何葆仁博士住星洲已七年”(1963年5月30日“何博士领公民权事”日记)来推算,何葆仁从中国回到新加坡应该是1957年。其实马新分家,在新加坡的马来联邦公民要做一选择,如何成为当地公民需要一些手续,沈慕羽记录,恐怕不只是何葆仁一家人的事,而是当时新马分家后所有在新加坡拥有联邦公民权居民所面对的问题。

1978年,何葆仁的侄子何明湖打电话给沈慕羽,报告了何葆仁辞世的消息。1978年1月3日“何葆仁逝世”日记:

何明湖于今晚一再来电报告,何葆仁博士于今日下午逝世,据说他在下午一时赴中华总商会昏厥,就此不醒,想必体弱心脏无力所致。何葆仁博士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曾领导全国学生抗议日本无理侵犯中国主权,名噪一时,后留学美国得经济博士学位任复旦教授。南来与曾江水女儿玉昭结婚,从此在星马活动,领导马六甲社会工作,担任晨钟励志社社长。战时曾任国民参议员,战后任福建经建主席,一身为党国服务,贡献甚钜,近二十年来任远东银行经理及顾问。

何明湖曾任职培风,与沈慕羽极为相熟。沈慕羽听到故友的噩耗,当晚以一贯平静的口气写下了逝者简短的生平传略。凭着记忆书写,除了“后留学美国得经济博士学位”有误之外(应为政治学博士),其余皆准确。

何葆仁逝世后,其后代仍然继续与沈慕羽保持联系。有一则日记为证。1990年10月12日“何明通电话”日记:

何葆仁博士之子何明通于上午十时半由美国打越洋电话给我,说侨委陈式锐已逝世,其空缺将于十一月间补选。明通有意此职,请我写信给曾广顺加以推荐,我请他即刻寄下履历,以便及时办理。

沈慕羽对于这位故友之子的相求,肯定是大力支持。他与何家相交两代人,从他的日记、文章和书信的记述里看来,是美好且圆满的。

述往事、话当年

沈慕羽1979年在一次宴席上,致辞时讲宴席主人的故事,也引出了一个有关何葆仁的掌故:

我介绍的东西相当新鲜,我说大家知道中国的延安是毛泽东的发祥地,但古城荷兰街的延安却是吴家的发祥地。

我又介绍寿星的父亲吴万里是培风创办人之一,热心公益,有正义感。

我介绍寿星生平说他是培风早期学生(五十五年前)好学不倦,曾读完英文字典。培风第一届初中毕业考试,由何葆仁博士主考,华史地题由何博士命题,英算则由寿星出题,此掌故知者不多。(1979年12月9日“一段历史回忆”日记)

从这则日记里可以得知何葆仁曾经在培风当过考官。从另一则记述里,我们知道何葆仁曾经在培风当过董事。“今天墨义在马六甲版发表培风之父——沈鸿柏可以说是适时之作,附初中第一届毕业生及初小毕业生合照,坐在中间穿唐装就是父亲,左旁是张礼千,其右旁打领带者是何葆仁博士。”(2003年6月24日“今人不识沈鸿柏”日记)。何葆仁在培风的职务,沈鸿柏的文章里也有提及。15

其实何葆仁在马六甲的文化活动相当频密,影响也大。任职于美国Amherst College的邓尔麟认为,“何葆仁带给马六甲的经历是与上海,新加坡和战后美国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的政府和社交网络进行谈判的经验。”16一位曾经在五四运动有关键作为的领袖人物,来到人文荟萃而文化魅力无穷的马六甲,曾经付出努力,至少在文化推动上有一番作为,这个事迹,常被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者所忽略。17沈慕羽生命史留下了这一段故事,是那么珍贵。

何葆仁一生可以分几个阶段。一、从13岁回到中国受教育,经历五四运动,出国留学,学成归国为第一阶段;二、30岁返新加坡和马来亚,结婚成家,新加坡失陷后,携家人回到重庆,参与抗战工作,为第二阶段;三、战后返回新加坡定居至逝世为第三阶段。他来到马六甲时仍然带着五四运动领袖的光芒,一位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形象相当突出。他是属于国民革命的一派,在战后新马发挥文化余热,后来在新加坡银行界展示他的才干,自是他的人生选择。

对照其他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的命运,何葆仁倒是一个例外。他是唯一来自南洋的学运领袖(李登辉当时已经48岁,是复旦大学校长),也是唯一选择在南洋终老的一位。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多是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主张者,有不同派别,最后的归属也相异。属于共产革命者的后来留在大陆,有的被批斗(如郑振铎1898-1958、王造时1903-1971),也有很年青或中年就过世的(如瞿秋白1899—1935、高君宇1896-1925、于方舟1900-1928、段锡朋1896-1948),当然也有人生得意而长寿的,如许德珩(1890-1990)。属于国民革命者和宪政革命者的,有些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如罗家伦(1897-1969),官运甚好,继续有著作。18傅斯年(1896-1950)回归学术界,任台湾大学校长,成就更大。五四后的何葆仁,中年期间积极推动文化思潮,而晚年或许更逐渐转向保守,在美国所学之政治学全无用场,然而在商界服务未忘回馈社会,长寿而终。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太多的著作让后人缅怀,或许这正侧面反映了五四的未竟之业。

作者为新马历史研究学者


注释:

1有关青年励志社,可参考潘醒农,<青年励志社谈往>,《南洋商报》,1979年8月5日,8月8日,8月12日。

2 <马六甲晨钟励志社开复选会•何葆仁博士任正社长>,《南洋商报》,1936年1月11日。此名单有何葆仁、吴志渊、沈鸿柏,没有沈慕羽。

3 <马六甲华侨公立三校董事复选会•何葆仁博士续任正主席•分配工作俟新旧董事移交后办理之>,《南洋商报》,1935年11月24日。

4杨进发,<何葆仁博士>,《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陈伯萍,<为同济‘鞠躬尽瘁’的何葆仁博士>,《同济医院130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同济医院,1998,页177-180;<何葆仁博士传略>,《史姿》,第15辑,1989,10。

5李玉阶,<上海学生响应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传记文学》30,5(1977年5月),页59-62;奚玉书,<“五四运动”在上海发放的光芒>,《春秋》第530与531期(1979年);朱仲华(承洵),<五四运动在上海>,《五四运动回忆录》《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院,1979,页265-73;任贵祥、李盈慧,<第四章、华侨与国民革命>《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四卷:华侨与国家建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6朱仲华:<孙中山支持五四运动(口述)>《绍兴(县)文史资料》第七辑):“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终于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环球学生联合会会所成立。公举复旦同学何葆仁(字子元,福建厦门人,华侨子弟)为主席,瞿宣颖(字兑之,湖南醴陵人,清末军机大臣瞿鸿机之子)为文书,我被推为总会计兼总干事。”“过了两天,即6月2日,我和何葆仁作为上海学联的代表,按照洪先生所留下的地址,前往莫利哀路孙寓,晋谒孙中山先生。”“此后,我们又一次前往晋见孙中山先生。他老人家当时也十分高兴,还操英语对我说了两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导致灭亡!”

7《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任贵祥、李盈慧,<第四章、华侨与国民革命>《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四卷:华侨与国家建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页219-222.

9 <甲晨锺励志社复兴后首次社员大会•主席报告沦陷期间经过情形•推黄则鸿等为下届筹选委员>,《南洋商报》,1946年12月24日。“沈慕羽为青年部报告:举办学术演讲七次,先后敦请莱十黎上尉,陈世昌医生,余超英校长,董人秘书,何葆仁博士,张礼千教授,李君俭先生演讲。”

10《沈慕羽事迹系年》,吉隆坡:教总,1997,页26。

11郑昭贤,<泰戈尔与麻坡中化>,《星洲日报》,2011年1月21日。

12 <马六甲•甲华账会选举常委•何葆仁王德义等人当选>,《南洋商报》,1941年2月17日。

13郁达夫<马六甲记游>,《郁达夫全集第三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14杨进发,《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1990,<第五章:从帮领袖到社会领袖:陈嘉庚的实力地盘>。

15沈鸿柏,<培风初期校史—沈鸿柏与培风学校>,《沈慕羽言论集下》,吉隆坡:教总,1998,页40-46。

16 Jerry Dennerline(邓尔麟),“Lee Teng Hwee,Ho Pao Jin,and Educational Reformin Malacca,Singapore,Shanghai and Beyond,1885-1945”(<李登辉、何葆仁和马六甲、新加坡、上海各处的教育改革及其它,一八八五-一九四五>)Translocal,Volume 11,Issue1,2017。

17杨进发和R.B. McKenna对何葆仁的生平有一段简短的介绍。Ching Fatt Yong,R.B. McKenna,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1912-1949,NUS Press,1990。

18《罗家伦先生文存》(共十四册,原编十二册、补编一册、附编一册)。台湾:国史馆,1976年12月。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