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黄循财和教育部长陈振声,最近先后在不同的讲座上发表了重要的策略性演讲。
黄部长呼吁国人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要预防新部落主义对社会和谐的破坏性后果。陈部长则强调双语是新加坡人认同的桥梁。他们从长治久安的立场,讲述了他们对国家建设的隐忧和期待。
国民身份和身份认同
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是新加坡社会架构的主要特质。独立建国的主要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全民团结、合作、和谐的社会,这是国人的共识。国民的身份认同,是成败的关键。
国民身份和身份认同是两个实质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国民身份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代表身份。以新加坡为例,凡是新加坡出生或者在新加坡生活、工作多年的居民,都有资格成为新加坡公民,出生证和身份证就是新加坡国民身份的标志。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曾在2 017年对2000国人进行一项有关国家和族群身份认同的比较性调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国民身份比族群身份更为重要。
2. 在讲、读、写方面掌握母语能力,是国人族群的重要标志。
3. 各族群的传统文化意识不会影响或削弱国人效忠国家的精神。
4. 英语是认同国民身份的重要依据。
以上四点,着重谈有关族群身份和国民身份的关系,没有涉及国民身份的实质内涵。到底,国民身份的认同应具有什么意识形态和精神特质呢?还有,国民身份的认同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会更有效果?由于国人的多元文化和移民社会的复杂背景,答案可能无法取得一致。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三大族群虽然都是移民后裔,百多年来在新加坡落地生根,成为道地的新加坡人。若跟其他地区的华裔、印裔和巫裔对比,新加坡人无论在意识形态和精神特质方面,都会凸显强烈和自我的独特性。譬如:
一.归宿感:始终把新加坡视为生老病死的第一选择。
二.乡土情:视新加坡为落地生根的第一故乡,即使身在异乡,始终不忘新加坡的一草一木、横巷街道。
三.自豪感:为新加坡的发展和成就,感到无比的自豪。
四.爱国心:捍卫新加坡,为国家作出无私的奉献。
这些从国人言行举止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国民身份意识形态和精神特质方方面面,但基本反映了新加坡人独特的自我属性。
认真地说,身份认同是个多层面错综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全体国人对现代和传统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等,在取得一定程度的赞同和共鸣后所形成的社会共识。这些社会共识经过长期的反复验证、淘汰、修正的程序,最后才磨合成新加坡人独有的精神特质。所谓Singaporeanness,指的就是新加坡社会群体在社会行为和思想意识方面的精神特质。
现代和传统的碰撞
黄循财所提的新部落主义(tribalism),跟欧美心理学家Tajfel, Turner 和 Hogg等所创建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在分类上有近似的地方。新部落主义理论把社会各式各样的人群,根据他们在知识、感情、价值观念、生活言行方式等等,归纳为不同属性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跟其他人群互动,标榜自我的主张和特性。譬如,同性恋群体、反核群体、环保群体、自由人权群体等等。他们人数不多,声音却很大,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跟传统的劳工、农民、白领等阶层对比,新部落群体的人数和声势要小得多。所以,新部落主义对社会的影响说不上大。
身份认同的塑造,不可能是人为的急就章,或者通过后天的强制立法,就可以功德圆满。新加坡地处东西经济文化的荟萃点,也是现代和传统文明碰撞区。新加坡人可说得天独厚,一方面接受现代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洗礼,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东西文化的菁华和古今文明的碰撞,成就了新加坡人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我们的思想意识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现代文明的科学和创新精神。所以,要给国民身份认同定位,我们似乎不能简单考虑种族和语言两个标准。换句话说,给新加坡国民身份定位时,必须扩大认同的视角,考虑到由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所融合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品质等实质内涵,才会圆满和周全。
价值观是文明的支柱力量。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制等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理念。仁、义、礼、智、信五大传统信条,加上公平、正义、求同存异、有容乃大、天下为公等思想意识,都是传统文化的菁华成分。这些文化精华,经过长期的熏陶和磨合,已经相辅相成,融化成新加坡人内在的身份特质。此外,一些长期凸显族群特色的民族性,如印裔的刻苦勤劳,巫裔的旷达乐观,华裔的宗亲观念和孝道、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也俨然成为各个族群所包容的共识,是新加坡人既有的身份认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必须是现代和传统文明的高度结合,缺一不可。
提升文化自信之钥
陈振声说双语是新加坡人认同的桥梁。个人认为,双语的学习,除了作为族群间思想意识的沟通桥梁外,应有一层更高的功能指标,就是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
归根究底,双语政策的实施目标,既不是、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华裔子弟成为双语精英,而是提供学生通过英语和母语的学习管道,对现代和传统能融会贯通。让国人对西方和东方文明的菁华,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传承。国人如果有了现代文明知识,又有传统文化底蕴,自然会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文化自信是自尊和制胜的重要关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缺少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处处会陷于被动而不知所措。即使你精通英语,熟谙西方文化,也不可能被西方人士接纳为他们中的一份子,因为在他们的文化血液里,并没有其他人种的因子。
自从独立建国以来,新加坡一直奉行“双语双文化”的国策。到了今天,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这个平等对待族群语文的政策,虽有宪法保障,仍然起了“量”和“质”的变化。一些不争的事实,都一一显示了母族语文走向衰败和式微的困境。譬如,目前有71%的华裔家庭用语,完全是英语。虽然大力推行讲华语运动,却无法让华语成为华裔族群的共同母语,反而造成方言被边缘化。许多社群文化活动因人才断层而干枯萎缩,社会用语日益走向一体化——英语化,族群文化断层现象越来越严重化。
扪心自问,双语或者一体化的语文政策,一直是国人争论不休的建国理念。可惜目前仍有不少英语教育精英,极力主张上世纪70年代开国元勋拉耶惹南所提出的“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建国理念。基于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特质,这个建国理念一直并没有取得全民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无论哪一个族群,都不会心甘情愿舍弃母族的语言和文化。所以,双语和双文化更适合新加坡独特的国情,更能避免种族纷争的可能性。
也许有人会问:国人是否可以通过英语来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以求达致东西贯通的境界?东西文明所凸显的价值观,以“自由”和“人权”来说,诠释起来就有轻重差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行为的宽度,东方文化则着整体的生存权利公平发展。翻译这些词汇的概念,确实难求精准。一体化观点凸显了英语的唯我独尊,其目的就是去族群语文化,大大违反了族群语文平等对待的国策。新加坡种族和文化的多元特质,也就随着一体化——英语化而全盘西化而消失殆尽。
中西文化各有优劣,甚至博大精深,唯有深入浸濡,绝不能通过翻译,就能汲取或体认其中的文化菁华。所以,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传承,根本是一条死胡同,不是康庄大道。
作者为前教育部华文专科视学
前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组主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