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的当下,我们都是初学者。这一句话在疫情的氛围下既贴切也又讽刺。
自从新加坡在2020年1月23日公布本地第一起确诊病例之后,截至2022年1月2日,已有829人因冠病逝世。去年的10和11月也是我国自疫情开始以来最致命的两个月份。
从疫情初期“清零”的大方向迈向去年与冠病共存的新常态,越来越多国人会接触或耳闻身边的亲朋好友,因罹患冠病和各种并发症而丧失生命。我57岁的四叔在去年的10月19日因冠病所引发的并发症丧命,从染病到他的离世只有14天,离开得很突然。
死亡是个令人生畏的谜。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回避它也对其事实有诸多的恐惧与不解。但若我们不去设法亲近它、直视它,我们就会失去获得人生智慧的绝佳机会。在死亡的当下,我们其实都是矛盾的初学者。
在新冠疫情的蹂躏下,国人已经少了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的借口。死亡就像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每个人的心房,逼迫人们凝视那早已陪伴在我们身旁已久的死亡。
对于那829个因冠病而失去至亲的的家庭来说,此时死亡不再是一个谜语。他们没有时间慢慢地推敲死亡之奥秘,死亡对他们而言就像一把尖刀,直接划破他们脆弱的防御心理,把他们拖到死亡现身的情景里。死亡不再是第三人称了。眼泪在亲身经历的当下格外有了重量。
换言之,死亡不仅仅是一则讣告或一组数据,它背后其实是一个家庭,无数的故事和逝者生前所累积的经验和社会历练。
我们必须凝聚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和资源,为因这场疫情而丧失宝贵生命的国人,举办一场全国性的追悼会。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政府能考虑设立一个纪念碑,好让遭受这场疫情蹂躏的社会,有一个表达并抒发哀痛的管道,也让世世代代谨记这段艰辛的抗疫历程。
眼泪是有重量的。一个社会如何对待并看待死亡,彰显的是个人和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死亡的认知是必须要传承的,每位国人和全体社会在死亡的当下是它的探索者和代言人。我们可以向已经受到过死亡教诲的人好好学习,不过我们最终还是必须依靠自己、坚定自己的死亡认知,即刻在个人的生活和家庭里乃至在社会上建立一套道爱、道谢、道歉和道别的善终模式和意义体系。
迈入2022年的我们,谁将在这一年内成为亡者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我本人。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我们不乏带着憧憬和希望面对新一年的到来。 我们潜意识对自身生命怀着一种对未来的自满和期待。 但是时光飞逝,一天的结束也意味着我们离我们自己人生的终点也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时候因为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医学上逐年的进步,我们总不由自主地觉得死亡离我们还非常遥远,以及死亡是一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但其实一切的生与死悬而未定,就像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和新加坡这座城市的命运和未来。
简言之,我们往往把生命当作理所当然。也因为如此,总觉得生命所赋予我们的只有确定性和前瞻性。事实正好相反,如果这年的疫情教会了我们一件事,那便是我们有必要重新体会生与死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也该重新了解一座城市当前的安定繁荣,犹如我们的生命,也会有烟消云散的一天。
所以,有幸迈入2022年的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死亡在我们生命里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
在死亡的当下,我们必须选择加强我国的生命及死亡教育,以便提升国人的死亡意识度 (death literacy),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晚年做好准备,为我们未来的离去画上美丽的休止符。秉着道爱、道歉、道谢和道别的观念,我们应当鼓励国人更好地规划怎么和家人一起走完人生的最后一里路。我们应该互相鼓励,并教育彼此如何把公积金储蓄提名人填好,持久授权书做好,把预先医疗指示签好和把预先护理计划和后事安排妥当。
新加坡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我们好好地处理善终、死亡和殡葬业相关的诸多问题,以及对这些课题的规划和想象。无可厚非的是,老龄化、善生、善终、死亡和殡葬业将在未来十年内,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最关键的便是政府和国人看待死亡的态度。我们必须唾弃我们狭窄的旧思维,一如往常地把死亡视为一项公共卫生的问题。
恰恰相反,死亡和所连带的相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课题和问题。它也涉及到教育、国家发展、人口策略、土地规划和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新加坡有必要从宏观和战略性的公共政策角度,重新了解死亡在我国未来社会所将扮演的角色。在新加坡社会迅速老化的大前提之下,这是一个重新勾勒新社会契约的极佳契机。
换言之,我们必须坦诚面对死亡和重视每位国人眼泪的重量,更要对死亡有长远和全面的规划和思考,把死亡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和国家发展的政策里,让每个国人得到最好的临终关怀,为一生画下美丽的句点。
无可厚非的是,一个迅速老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面临人口垂死的社会。一个后疫情时代的新加坡如何应对悲伤、死亡和丧亲之痛将是表明我国社会坚韧性和面对未来挑战和危机的最好示范。
最后,死亡是生命中的常态。 虽然死亡就像是一个谜,令人捉摸不透,不过,一旦我们放弃对它的探索与了解,那么,死亡必定会显得更加难以理解,更加难以承受,更加难以释怀。
生是偶然的,死却是必然的。迈入2022年的我们,何不妨从死亡的视角来看看我们自身的家庭、社会和国家,好让我们彼此能更好体恤每位国人眼眶中眼泪的重量。
作者为特约撰稿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