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的《文化大观园》的访谈节目中,中国文化学大师王指出中华文明历久不衰的两个主要动力:一是具有“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精神;二是有自我修复瑕疵的功能。例子既多,不便赘述。
新加坡是个多文化多语言的社会。独立建国以来,英语一枝独秀。相对来说,三大族群语言虽是官方语文,实用功能却日益走向衰败和式微。目前,无论在质或量方面,族群语言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语用环境既狭且窄。情况如果继续恶化,英语将轻而易举地取代所有族群语言的地位,这不单改变了新加坡的社会结构特质,由多元化变成一体化,而且双语和多元文化的国策也将名存实亡。
族群文化能否像王所说那样,有自我修复的可能性呢?
几个衰败的语用板块
家庭用语的改变,是族群语言衰败的致命关键。两年前的统计,新加坡的华裔家庭,超过73%完全使用新加坡的共通语——英语。巫、印族群的家庭用语也日益英语化。家庭是日常用语的主要场所,族群子弟如果在人生的成长阶段,都在英语环境中浸濡,自然会丢失自己的母族语言而成为单语——英语的族群。
另一个重灾区,无疑是母族语文教学体制。目前华文教学的最大功能指标,只能是为应付中、小学会考而设的语文工具,考试及格后就可以置诸高阁。短短十年间,学生因在语文教学中严重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致学生在离校后都面对文化断层的问题。坦白说,工具式语文功能是个瓶颈,难以满足复杂社会的基本需求。
族群语用环境最大的板块,莫过于传统族群的集聚地,如华族的牛车水、海南街、芽笼、印族的小印度、巫族的甘榜格南等。这些地区的小贩中心、食阁、湿巴刹和私营百货商店等,都是族群的会聚地带,也是华语语用环境最强的堡垒之一。新兴的组屋区也有许多私营的工商业店铺,族群语用环境目前也面对逐渐衰败的趋势。由于经营者多是上年纪或华语家庭出身人士,有很多是家传业务,也许还可以坚守阵地,虽不至于完全英语化,但已岌岌可危。
非物质文化活动跟华语语用环境有血肉关系。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层面很广,包括具有族群传统色彩的华乐、舞蹈、武术、舞狮、舞龙、龙舟、国画和书法等团体活动。他们规模虽小,但号召力强,一向自力更生。一些文化团体,如方言剧社、舞蹈团、表演剧团等,特定节日常在各社区表演节目,广受群众欢迎。另外,具有悠久历史、由热衷文艺和艺术爱好者组成的文创活动,包括文学/文艺创作、话剧、舞蹈、音乐演奏和新瑶创作等,基本上都面对维持经费和演出平台短缺的问题。除了有宗乡团体支持的组织如舞龙、舞狮和武术等外,其余都得依靠文化部的种子基金(Seed Grant)和展演辅助(Presentation Grant)来弥补开销平衡,但维持费捉襟见肘,常常入不敷出。
各族群的非物质文化活动,本来是新加坡多文化、多种族社会特质的最好见证。近年来,族群非物质文化活动日渐沉寂,有些活动由于传承的断层,已经从当年的蓬勃多姿走向凋零萎缩。有些活动已多时无人问津,如方言剧、话剧和歌舞,曾经蓬勃兴旺,每逢佳节都有演出机会,如今因观众锐减,多已解散收档,具体说明了族群语文丧失语用空间有多严重。
多层面、多管道的修复工程
华、巫、印三大族群语文,虽有宪法保障,但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多数人已选择走一体化之路,力挽狂澜的确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仍然有一批意志坚韧、战斗力强悍无比的勇士,依然努力不懈地奋斗耕耘,默默地坚守岗位作生死存亡的保卫战。
要强化或重振华语的语用环境,华裔族群有必要在华语实用功能方面,取得上下一致的共识。个人认为,强化或重振华语的语用环境是一项庞大而又细腻的自我修复工程,得通过多个层面、多个管道,对症下药进行改革,才可能有明显的功效。譬如:
改善家庭的语用环境,是自我修复的第一步。讲华语运动把华语推上不同宗乡社群共同语的宝座。问题是,方言丢失后,华语并无法取代方言的地位而成为全体华裔族群的母语。所以,今后华语运动的核心目标,得改弦易辙,把推动华语成为华裔子弟家庭用语和母语,作为今后努力的目标。同时,方言是社群文化的纽带,是汲取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管道,跟华语有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所以,华语和方言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废。
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是推广华语成为家庭用语的另一个关键。许多家长对语言学习,观念并不正确,认为多说英语就会学好英语。事实上,英语是主要科目的教学媒介,学生用英语交谈的时间最多、最长。他们不需多费功夫,英语自然流利通畅。华语因为是后天的习得语,教学时间相对短暂,反而需要在家里多多练习。
另外,家长应明确了解华语作为家庭用语的必要性,对孩子的将来在深造和就业有决定性的作用。最近中国投资新加坡的公司,聘请新加坡专业人才充当高管,但由于华语不够靓丽而辞职。新加坡公司到国外投资,尤其是中国,主管人才也必须中英兼优,业务才会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双语兼通对就业有很大的优势,单靠英语已经很难走遍天下了。
提升文化自信是拯救文化断层的不二法门。目前的教学体制,存在了一些明显短板,如中四会考优等生,或者高一学生考试及格者,可允准提早跟华文脱节。许多老师认为,高中两年课程似乎可有可无,学生轻轻松松就可过关,显然有浪费之嫌。若在初/高中阶段,好好利用提早免修的宝贵时间,提供自由选择性文化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视野,加强学生自我的文化自信。他们踏进社会门槛后,在华语的语用环境里,才不会产生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对自我 有十足的信心。
目前,由于方言的使用宽度,有进一步松绑的趋向。好些个宗乡团体,近来都纷纷举办跟宗乡文化一脉相承的活动。除了风俗礼节和宗乡团拜的常年活动外,好些团体 还展开特殊的宗乡传统技艺、婚嫁习俗、孩童成年礼、戏曲脸谱等非物质文化活动,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从而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精神面貌的认知。另外,各宗乡团体也设法招募新移民,注入充满活力的新血,相信新移民能给宗乡社群的更代和发展,带来正面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一个在大众面前消失的语用场景,就是校际华语活动了。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报章、电视、广播常出现各类华语竞赛的新闻和广播,如校际华语辩论、华语讲故事比赛、华语历史文化常识比赛、华文创作比赛、新瑶创作比赛等,如今多已黯然消失。要重振这种校际华语比拼风气,吸引全国学校参加,的确难度很高。个人认为,特选学校如果能互相合作,群策群力轮流主办各类华语竞赛,并设法争取宗乡团体赞助丰厚奖金。相信在重金之下,校际比赛必然会吸引很多学校参加。
目前,一些非营利专业团体, 如文艺协会、华乐、南音、歌舞剧团、书法学会、武术班,茶艺协会、网络读书会等等,仍坚持展开各种文创活动,并不受接班人和经费短缺的困扰 ,可说难能可贵。报社和电视,是传达华社讯息的重要喉舌。如果华社的活动都能作现场电视播放,并取得报章的宣传和谈论,相信会吸引更多家庭观众,效果自然会不同凡响。
肤浅刍议,希望能跟大家共勉,为华社奉献绵力。
作者为前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组主任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