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举凡英明的国家领袖都着重培育建设和发展国家的人才,都从教育制度和措施开始,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善各级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师资培训以及教育素质等等。自建国以来,新加坡的教育也几经变革,但每次改革都是向好前进的,但在实施过程出现一些挑战,在所难免。我非常关注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还是继续和在职老师保持联系,经常讨论教育课题。兹将我们对近年来一些新措施的看法,与大家交流与分享。
一、学科分级
自2020年起,新加坡25所中学试验推行学科分级全面计划,并在五年以内把计划扩大到所有中学,以取代现行的中学分流,协助学生发掘潜能、减少分流所带来的歧视和标签。
学科分级是学生将根据自己的能力选读适合自己程度的学科 ,同一个学习程度和速度的学生将被编入同一班上课,这能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一起成长和学习。由于学生将修读各种不同程度的科目,这意味着原有的一班同学将因学科程度不同而不在一起上课,传统的班级凝聚力被淡化了,级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变得疏远。只能靠某些非考试科目,大家才能在一起。有老师认为,科目编班常常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家庭背景而需要时间磨合,老师需要花时间了解个别的学生后,教学效果才能显著。
因此我建议试行学科分级全面计划的学校必须探索新的编班方式,设法解决上述问题。当然,这个新制度的师资分配问教育制度改革的挑战题也是学校的一大挑战,校方必须有足够的师资,学科分班制才能取得成功。
二、年中考试
最近教育部长宣布到了2023年,所有中小学的年中考试将被取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所有学生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21世纪技能。教育部在中小学取消年中考试,并非质疑考试的价值,而是鼓励终身学习,旨在改变国人过于偏重学术成绩及考试的思维,要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意和发掘个人兴趣。教育部确定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和中三的年中考试后,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深化学生的学习。他们使用持续的评估来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和他们有困难的领域。学生们也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分数。
教育部表示,如果校方已准备就绪,可选择在今年取消部分或所有年级的年中考试。这将为每个年级的教师腾出三周左右的上课时间,让他们使用更多样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性和跨文化技能等21世纪技能。校方也将继续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其中可能包括每学期的计分测验,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平衡年终考试的比重。校方也将继续通过定期作业,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此外,当局也正在检讨整个教育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估要求。
以下是一些学校老师的看法:
其中一所学校在今年中一、二、三都取消了年中考试,中四的年中考试因老师们反对取消而保留。老师们认为中四的年中考试应该保留,让学生有多一次考试的操练,若表现不佳,也是当头一棒,让他们觉醒,为即将到来的会考做准备。
至于中一至中三的年中考试取消,也有老师们担忧学生会吊儿郎当,学习变得松懈,等到年终考试即将到来才努力拼搏,由于考试准备不够充分,面对的压力会更大(而且年终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也会加重。)有老师认为取消年中考试对学生而言可能是先甜后苦。
一些学校取消了年中考后,就由统一测验(Weighted Assessment 2)来替代。当然这样的安排,考试范围就减少许多了,考试压力也减低了。值得留意的是,由于(O水准)母语在6月就会考了。所以就算其他科目没有年中考试,母语也应该保留年中考试。这是因为考生若在6月会考期间因为疫情或其他特殊因素缺席,考试与评卷局还需抽取校内年中考试成绩做标杆,若没有学校年中考试,则得另想办法了。当然,老师们也同意如果取消年中考试,会减轻老师出题的压力,并且有多点时间完成教学进度。
有些老师认为统一测验只是部分内容和部分的考试题型,不是整份考卷,因此无法整体衡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而老师也会偏向教导重点课题,导致无法考查学生同一科目其他内容掌握的能力。另外由于年底的考试成为唯一的整体性评估 所以年底考试的比重将会非常高。以目前的中一、中三来看,年底比重占40%-45% ,不知道是否有学校把年底考试放到占50%的比重,对学生未必就是利好。如果中四取消预考,那么学生会缺失了毕业考试之前唯一的整体性评估的机会,这不利于缺少学习自主性学生的查缺补漏,也会令家长更担心。
虽然目前新加坡考试成绩依然对升学与就业占有重要位置,但教育部已逐步指示学校采取更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以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学校就更应该跟上形式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仍有有老师反映,许多学校的母语主任依旧坚持每年8篇作文和6-8篇电邮的旧例。这个写作量的要求 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了。自从十多年前的教材改革之后,这个要求已经被新教材后面的写作任务取代了。之前每篇作文、电邮都算到统一测验CA成绩里,变成年终总成绩的一部分。后来统一测验CA被教育部取消,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也希望可以把整篇作文 分成小块 慢慢教导 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写作,体会写作的乐趣。而这种乐趣 最应该是学生有感而发的随笔而不是硬性规定的几篇作文和几篇电邮。但是主任们怕成绩不好无法交代,怕追责,所以依旧坚守作文量,加上各种词语、成语考查,上课还要有活动纸帮助学习(也要有应付领导检查学生作业文件夹的考量),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居家学习还得备课,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带领学生写随笔,也没有精力去阅读批改随笔,因此作文的兴趣很难从规定的作文写作中得到培养。所以希望教育部不应只简单出台取消考试的措施,而应该系统性的协助学校进行教育和考查制度的改革,在提高质的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在量上作文章,这方面的协助,也许有赖特级教师和校内主导老师(lead teacher)的协作改进了。
老师们在集体讨论如何利用腾出的时间时,都感到非常振奋,他们认为可以专注教导一些技能,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专心指导共同协作的作业。对具自信和坚韧的学习者,腾出的时间的确能扩大他们学习的途径和提供更多学习机会,老师也发现在学习上需要获得特别辅助和额外支持的各年级的学生人数也增加了,尤其是对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有些因迷失生活方向,他们的确需要明确的生活辅导,老师有更多机会去引导他们走向正途,这是过去无法做到的事。
总括一句,老师必须善加利用腾出的时间,强化或补充平日教学不足之处,让学生能真正获益最为重要。
三、居家学习
2020年疫情发生后,因为阻断措施,学校停课。为了让学生继续学习,学校老师采用网络教学,叫居家学习,居家学习已成了疫情期间教学的新常态。线上学习考验学生的注意力、耐力以及他们的自立精神。一些学生会在私底下玩电子游戏,不专心听讲。面对学生不专注的问题,有些老师会随机发问。如果学生没交课后安排的作业,老师也会通知家长督促。有的老师还会把资料或视频存档,让学生复习。由于线上教学是新的教学方式,教育学院或教研中心的讲师同样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老师们的经验分享,大家相互学习。对于中小学生,不可有太多居家学习,因为学生需要和老师互动,需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交流,一起成长。
四、补习风气
新加坡补习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2019年,教育部注册的补习中心已超过950家,请家教和去补习中心的总开销从2002年的6.5亿新元,上涨到2018年的14亿新元。据报载,有20多名补习教师年收入逾250万元,新加坡已成为补习大国。
由于我们的社会仍旧重视考试成绩,使得补习中心到处林立,因为补习中心教师对教学工作非常专注,没有其他教学杂务,一般都采用小班教学,教学针对性强,老师对科目的要求了如指掌,加上多年的经验累计,教学方法井然有序,因此都能教出好成绩。
补习中心受欢迎显示了一些下列现象:
1. 我们的课程程度有些超越了中等资质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无法完全掌握。
2. 老师教学无法照顾每个学生,而且必须赶进度,学生只好寻求外援。
3. 课程范围和内容太多,学生无法消化。
4. 科目和学校活动太多,学生应接不暇。
要减少新加坡家庭对补习中心的需求,教育部要做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检视现有课程 ,内容是否真的太多了。教育部也必须真正落实减少教师教学杂务的措施,让老师能专心教学,减少家长和学生对补习老师的依赖。
综观上述,我们知道考试制度在现阶段是无法废除。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注重学业成绩,因为我们社会的工作应聘仍旧根据学业成绩,修读好学校和选读学校的优质课程都必须靠好成绩,所以家长担心一旦取消考试,孩子的学习也会变得松懈而失去推动力,但随着社会变迁,家长也许变得开明,知道成功不仅靠优越的学业成绩。因为这个年代需要多元化的员工,单靠精英政策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应付新时代的挑战,这些年我们看到社会出现了许多年轻企业家,他们当年在学校的成绩平平,但他们在事业上却闯出了一片天。也有年轻人不通过学术途径,只为追求个人的兴趣、自由和理想而奋斗,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潜能而做出了亮眼的成绩。
今日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过去不同,也逐渐改变了雇主对文凭的看法,并驱使员工必须不断提升技能。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有赖于家长,雇主以及整个社会在观念上做出调整,这无法立刻见效,但必须持续推进, 持之以恒,才能逐步改变这个思维。
总之,现代世界的科技日新月异,只有教导学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活技能,才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让我们一起携手合作,朝正确的教育目标前进,培养学生具有环球化世界所必需的21世纪能力,包括:
• 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技能
•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 沟通、协作和信息技能
只有具备了21世纪的生活技能和终生学习的精神,我们的新生代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为前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规划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