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刘家明

区块链科技简析


2021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要注意新变种的“奥密克戎”(Omicron)冠状病毒,过了周末,一个同名的“奥密克戎加密币”的市价被炒升了10倍到近700美元,过后回跌到152美元,到了星期四就只值65美元,不到一周内大起大落。再看10月底趁着韩国电视连续剧《鱿鱼游戏》之风推出的“鱿鱼币”(Squid Coin),原价美金7角钱,在11月1日被炒到286美元,隔天跌至0.3美分!今年9月,萨尔瓦多宣布“比特币”为法定货币。不论正面或负面,这类有关加密货币的新闻将会越来越多,在我们接受或摒弃加密货币之前,或许应该揭开它的面纱,好好了解它一下,因为这毕竟是未来的新常态的元素之一。


先从数码货币开始


数码货币和现行的实体货币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的储存和应用方式。数码货币只会被储存在“电子钱包”里,再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或专用电子仪器进行交易。买卖双方的交易与目前的电子转账如PayLah或PayNow 有点相似,不过在应用程序后面所支撑的银行清账和过账等的程序不一样。目前的数码货币基本上有三大类别,就是中央银行数码货币CBDC(Centre Bank Digital Currency),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和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y)。


中央银行数码货币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它可以选择与实体货币等值应用,也可以在国际上通用,它的币值由该中央银行控制,这种交易方式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和低成本,最大的隐忧是“防骇”和“防盗”等。加密货币就是如目前搞得沸沸扬扬的比特币Bitcoin(BTC)、以太坊 Ethereum(ETH)、狗狗币Dogecoin(DOGE)、币安币Binance Coin(BNB)等,它们由某些商业机构或组织推出或发行,没有统一的监管和操作营运的标准。最后的虚拟货币就如网络游戏里用来购买武器配件或延长游戏时限的货币,由游戏发展商发行,对其他实质金融商业活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发展数码货币可以说是大势所逼,因为实体货币已越来越难赶上数码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也由于资讯、通讯、电脑科技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支撑数码货币的科技如数码保密、电脑计算速度、处理容量、数学计算方式以及网络科技和5G无线通讯等的日趋成熟,所以数码货币才在近期开始蓬勃起来。支撑这数码货币的理论科技就是“区块链”(Blockchain)了。


什么是区块链科技?


就和许多科技一样,区块链的理论慨念是很简单的,它就是一个“无中心控制的分布记账”的交易记账模式,早在1980年代初就开始被提出来了,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之。


假设有10个人参与一个商业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会计,大家决定把双方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公布出来,同时也记录在每一个人的账簿里面,这样的商业活动就绝对透明,交易也没有隐瞒,也不需要一个“中央系统”(如银行)来监管了。比如说A于某时付款给B,那么所有10个会计(记账员)都要在查证后把这笔交易记录在账簿里,当大家都确定资料正确和妥善记录好后就结案,成为一个“区块”。当有第二笔交易时,大家就要把新的资料加入到前一个“区块”里成为一个“区块链”,以此类推。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一个会计的账簿的“区块链”,都能看到所有10个人的所有交易。因此在一个“区块链”完成后,如果有人单方面要修改区块里的资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有能力让所有参与者都同意这么做,因此这基本上是一个非常严密的商业记账模式。


在现实的商业环境里的参与者和交易数量是非常多的,所以这个简单的模式立刻就凸显了几个问题。首先是所有记账员会因为不停地记账而忙死,第二是要如何去查证别人的交易的正确和合法性,第三就是如何确保记账员会这么“空闲”去记录跟自己公司没有直接关系的交易。再者,“区块链”里的资料会随着交易的增加越滚越大,一下子就会到了人类无法处理的容量了。


记账程序和账簿所需的数据容量,以及如何确定交易的正确和准确性等等都可以用电脑资讯科技以及复杂的数学运算去处理,剩下的问题就是要怎样回报和奖励记账员,并鼓励他们把工作做好呢?于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就把记账员“外包”给网络的任何用户,这些参与外包的记账员就是被称为“矿工”的一群人。把新的“区块”(交易记录)与旧的“区块”链接的过程叫着“挖矿”,成功链接了“区块链”的矿工将会得小小的服务酬劳和额外的一笔“加密货币”。


所以到这里为止,数码货币、区块链、尤其是加密货币,完全是一个理想化,也相当传统的奖赏商业工作模式,但是为什么加密货币会掀起这么多舆论和批评呢?


加密货币简析


“比特币”可算是第一个成功推出(发行)的加密货币,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我们就以它作为讨论的例子好了。


2008年在网络上有一个署名“中本聪”的神秘“人或组织”发表了一篇理论上无懈可击的加密货币实行的“白皮书”,跟着就推出了“比特币”Bitcoin。这个系统每10分钟会记录一次各参与者在这10分钟内的所有交易,而形成一个“区块”。成功把新区块与现有的“区块链”连成新链的“矿工”会得到比特币奖赏。奖赏开始时是50枚,每4年会减半,所以目前的奖赏是6.25枚,这也是产生比特币的唯一途径。以此类推,总的比特币产量将只是2100万个。整个系统由数学公式、电脑运算和电子签名等科技监控和处理。由于矿工太多,所以要抢得“记账权”(成功挖到矿)必须先解答一道由“随机数字”产生的数学题。解答的方法没有捷径,只能一个一个数字去试,所以完全决定在矿工的电脑的运算速度和运气。以目前的公式推算,每十分钟成功挖一次矿会得到6.25个比特币,以今天(12月3日)市价每枚币值7万8千新元来算,就是将近新币50万元了,所以令全世界的矿工都趋之若鹜。


比特币的问题不在于它的模式,而是在其运行和操作方面。我们可以上网络平台用实质货币购买比特币,但比特币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它的“市价”完全是由市场的投机炒作决定。虽然理论上每个币的交易和走向都清楚记录在区块链里,但是要还原读取资料是极度困难的,再加上它只认数字不认人,所以成为犯罪和洗黑钱的首选。比特币的另一弊端是采矿时的电脑耗电量惊人,纽约时报最近的估计是挖矿每年耗掉的能量大约等于整个华盛顿州,或两个新加坡每年的总用量!


现在的矿工基本上都是有能力装置超级电脑的大组织和财团,也没人能真正知道比特币操纵在谁的手上。没人知道谁是“中本聪”,他是否在运算公式里留了后门?就算他没搞怪,但再过几年当“量子电脑”出现时,它的运算公式很有可能被破解而一切归零。还有,当比特币刚开始时产生的将近一百万枚(约新币800亿元)至今去向不明。其他的加密货币与比特币的运作大致相同,以上只是明显的科技问题,还有很多内行人才知道的窍门、后门和手法,所以说买卖“加密货币”完全是一项特高风险的投机活动。


顺道说说NFT


近来同样由“区块链”科技原理衍生出来的还有“非同质化代币”NFT(Non-Fungible Token)。任何数码创作如画作、音乐、文章、视频,甚至“一年来放屁的声音的录音”等都能去付费或免费的网站登记一个NFT,接着就可以公开拍卖了。除了首次的成交价外,若过后作品转手时,原作者也可以收到佣金,因为一切买卖交易都会记载在不能更改的NFT区块链里,所以原创者的利益得到保护。但是只要作品有些微电脑能够测出的改变的话,如在文学作品里加个标点,那就会算是另一个新作品了;再者,NFT也不能防止作品被复制。所以NFT产品还有待开发和被完善,不过这个雏形却已在网络里被投机者炒得火红火热了。


数码货币金融有它的特定需要,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肯定会与“中央银行数码货币”打交道,让各类交易更方便有效,不过加密货币如何与它合法挂钩就很难预测了。就当我们还没把一切弄清楚之际,“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怪物”又出现了。虽然“元宇宙”还没有定型,不过以后在元宇宙里的交易一定会是某种“加密货币”,各种不同货币的币值和兑换、防伪、防窃和产生等等将会是遇到的问题。知道了目前的区块链、数码货币和其他衍生的科技和产品,以后对“元宇宙”的操作或许会有些帮助了。


作者为独立撰稿人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