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服役期间沉迷俄罗斯文学,普希金、果戈理、契可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名家经典陪伴着度过许多寂寞夜晚,而最后阅读的则是果戈理绝笔之作《死灵魂》。当时俄罗斯正处苏联共产时期,我们所认知的这片北方遥远国度是专制独裁的化身,自由思想者的墓地,缭绕耳际则是无数流放者彻夜的悲歌。
1991年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世人原以为围墙推倒了,铁屋子拆毁了,大家从此安乐地过着和平幸福日子。对历史对教训,人性总是健忘、善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被击败,经历经济大萧条而催生更极端的民粹主义,趁势而起的希特勒给全世界带来更残酷的灾难。解体后的俄罗斯似乎正复制了当年纳粹道路,生活困顿与帝国没落,呼唤着民族强人再现,颠覆世界。
近日爆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堪称21世纪第一场大战,从苏联解体中独立的乌克兰成为全球焦点。历史长河里乌克兰长期与俄罗斯紧密相连,俄罗斯民族、文化、帝国等根基,皆源于今日乌克兰地区的基辅罗斯,史家公认先有基辅,后有莫斯科。
基辅罗斯,孕育着俄罗斯帝国,是其文化母国,也在千年历史历程铸炼出属于俄、乌民族内在的灵魂。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滞后,腐败横行,各政党相继以民族主义为最大诉求,民族、语言、宗教成为政治武器,硬生生将国家撕裂成乌语与俄语两个板块,相互倾轧、厮杀,最终触发生灵涂炭大战。
俄、乌文化争端在果戈理身上展现无遗。果戈理1809年诞生于乌克兰中部,家族具波兰血统,正值沙俄帝国统治时期,乌克兰语为母语,但也掌握当时行政语言俄语。19岁离乡前往圣彼得堡寻求发展,用俄文写下多部杰出作品,如《狂人日记》、《钦差大臣》、《死灵魂》,被誉为俄罗斯走向独创性与民族性的重要标志,是普希金之后俄罗斯的文坛盟主与“诗人的魁首”,死后埋葬在莫斯科。
然而,乌克兰坚称果戈理是乌克兰人,隶属乌国重要文化遗产。2009年果戈理诞辰200周年,俄罗斯主办多项纪念活动,并将该年定为“果戈理年”。乌克兰高调反击,引述果戈理文中对家乡的描述,宣示对果戈理的绝对拥有权,并以乌克兰语出版大量果戈理著作,特意摘除原文中俄罗斯印记,例如将“伟大的俄罗斯大地”改为“伟大的乌克兰大地”。
西方眼中极权而邪恶的苏联解体后,曾属苏联势力范围地区掀起大大小小“去俄化”风潮,有形的建筑设计与无形的语言文化,都列在排除清单。在乌克兰,去俄化行动几乎完全没有底线。独立30年,乌克兰历届政府推出多项排他性、歧视性政策,将境内俄语系国民降格为二等公民,教育、传媒、行政各领域都积极排俄,甚至规定以俄语授课老师只能领取较低薪酬,对服务行业以俄语与顾客沟通者则课以罚金。
语言是民族凝聚的核心力量,丧失民族语言等同该民族被异族同化而走向灭绝。乌克兰一系列去俄化政策,试图把俄语从乌克兰社会生活各层面粗暴排挤出去,并彻底切断俄乌之间超过一千年的文化与宗教纽带,激化了族群矛盾。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自决独立,随后并入俄罗斯,而乌东顿巴斯俄语地区也宣告脱离乌克兰管治,双方爆发多年血腥内战,导致乌俄关系急速恶化。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源同种,曾共享同样的语言文化,相互融入成为民族灵魂一部分,果戈理生于乌克兰却成就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重要小说《复活》的场景就设在乌克兰。政治往往是割裂族群的杀猪刀,长年各种政治操弄与大国博弈,更恶质的则是通过行政手段挤压、仇视另一族群语言文化,终于将双方推向战争不归路。
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千百年经无数世代文化心灵堆垒而成,离开了文化,就失去了灵魂。
乌克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每日新闻的热点,遍地烽火,尸骸堆垒,或许如乌克兰知名文学评论家塔玛拉•洪多洛娃(Tamara Hundorova)所言:“普京的这场战争让乌克兰人变成了真正的乌克兰人”。但,剔除千年来如明星照耀的文化心灵,也掘去民族文化根底,此后除去仇恨、战斗与死亡,曾经向往的那个俄罗斯或乌克兰的灵魂,恐怕确确实实地死了。
作者为本地作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