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邹文学

丹绒禺的红衣人

介绍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


引 言


为了深入了解新加坡老人面对的护理问题,《怡和世纪》决定访问本地一家较有代表性的老人院或护理中心。可是这样多的机构,该怎样选择呢?


在热心友人杜慧筠的推荐下,我们在大年初四下午访问了设于丹绒禺惹兰巴株第10和第11座组屋地面层的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St Hilda’s Community Services Centre)。


我们聆听了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林爱秋及经理袁美贞的详细介绍。三个钟头后访问结束,我们走到屋外交换意见,竟不约而同地感叹:“那么认真和细心地为老人服务,太叫人感动了!”

本文就介绍我们的所见所闻。


丹绒禺是新加坡较早建成的组屋区,有13座,1572户,据了解略少过半数住的是上年纪居民,不少还是独居的。1999年,马林百列社区发展理事会推展社区老人关怀计划,圣希达教会给予响应,号召教会成员挨门挨户访问,希望能为居民提供及时帮助。


林爱秋说,开始时教友常遇闭门羹,屋里的人总是隔墙回答:“我们不要买东西啦,不要再敲门。”“我们不要出去,都七老八老了,还玩什么游戏!”教会发现,那时候老人家还不能接受他们心目中认定的西方玩意儿,持守的是旧日生活习惯,于是改而邀请他们下楼喝咖啡。


就在那时候,政府在第十和第十一座组屋尾端刚建好一座垃圾收集站,约四十平米大小。教会便要求当局允许他们把它改辟为居民咖啡站,并安装了冷气机。


林女士说:“没想到居民都爱上这个咖啡站,每天有近百人常来这里走动。咖啡站曾为了粉刷或修理水管而临时关闭一两天,居然也引起他们的不满。”


千五人加入朋友中心


圣希达教会并不满足于设立这个联络站,他们发现这里的老年居民几乎足不出户,少与人交往。


“人不是孤岛,是群居动物。“2004年,当局允许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把原本空荡荡的组屋地面层建成一个大房间,并在那里成立一个类似俱乐部的组织,推展活跃乐龄的项目。


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其实早在2002年便在社团注册局和慈善法令下注册为非盈利团体,后来还给俱乐部取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中文名:朋友中心。此后,这里展开的活动便和教会脱离组织关系,不过,前来协助的义工多数还是教会成员。


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由八人组成的理事会领导,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是提早退休的金融业人士林爱秋,她是副理事长。理事会包括林女士的服务全属义务性质。

图片由作者拍摄


林爱秋说:“我们成立朋友中心后,便邀请年龄55岁以上的居民入会,会籍是终身制,收费一次过两元。会员可以凭会员证刷卡开门,使用中心里的各种设施,参加多种课程和游戏,也可以把这里当成聊天阅报的地方和交朋友的场合。”


我们参观朋友中心时,发现装修也很讲究,东西多却井井有条。林女士说,中心的布置不需豪华,却要让会员产生自豪感。


后来,有很多老人拿着英文信来向中心的职员求助。遇到突然病倒的无助老人,中心也会安排义工带他们到诊所或医院治病。此外,也会引介有经济困难的老人向适当福利机构寻求援助。


林女士说:“很快的,中心已被这个社区的居民认可,会员人数超过150 0人。我们的职员和义工所穿的红色文化衫,也被当成品牌,是一支获得居民普遍赞许的红衣人队伍。”除了丹绒禺,中心后来也接受附近的达哥打弯和旧机场路组屋的老年居民参加。


朋友中心每周五天也为有需要的34名老年居民提供午餐,收费是每月20元(现在为25元)。中心规定,老人来用餐,每天也须最少参加一项活动,希望借此鼓励他们保持活跃的生活习惯。


朋友中心的开放时间是五天半,会员自由出入,每天从早上到下午都安排有各种活动和课程,如华语班、英语班、绘画班、手工班、歌唱班以及组织多种室内游戏。附近一所中学的学生也会定时来与老人交流。我们参观的那天下午,大约有五六十人正在观看魔术表演。


老来有病最堪怜


林爱秋说,造成老人最不开心的事是身体有病,没得到适当治疗,生活起居没人照顾。


“我们曾与东南社区发展理事会及陈笃生医院合作,为老年居民举办一次比较全面的健康筛检,发现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却没治疗。”


自此以后,义务医生每周一次登门拜访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督促他们服药外,也为他们检查身体。中心最近组织每周两次的四肢伸展体操,已吸引约160名老人参加。


林女士补充说,挨门挨户的拜访活动还照样进行。义工利用农历新年、母亲节、国庆日和圣诞节,一年四次登门了解居民的需求。如果遇到较紧急和复杂的情况,便会报告给服务中心处理。


另一方面,林女士指出,很多老人因为各种原因行动不便,没有选择只能留在家里等待日子的终结,或者被送进养老院。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便决定成立日间护理中心,每周五天开放,每天提供早午餐,也为失智症患者提供各种复健治疗和其他有助提高认知能力的学习活动。


“日间护理中心可协助安顿好体弱有病老人的起居,也能满足老人原地养老的心愿。”目前已有80多名老人加入日间护理中心,中心也负责安排德士接送服务。


我们在两个日间护理中心走一圈,发现老人除了参加集体活动,如玩球和玩牌,也有专人弹琴伴奏并指导老人唱歌。我们也看到中心里展示的多种手工、绘画和书法作品。老人的才华和兴趣,显然能在这里得到发挥和培养。

林女士说,进入日间护理中心的老人,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有的根本不能走路,有的不能自己进食和如厕,有的已神志不清,分分钟需要人盯着才不会走失。


她透露,这里的收费包括交通接送在内是每月约1700元。不过,这里的老人绝大部分每月只需付100至250元,除了政府提供的八成赞助,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也为有需要者另外提供补贴。


98岁失智症病人绑粽子


林爱秋说,日间护理中心所收容的病人也包括失智症病人。


“开始时,80名老人中只有20人证实患上失智症,现在已增至40多人。”


她强调,这里的日间护理中心会加强对失智症患者的照顾,却不会把他们与其他老人隔离开来。“我们认为提供一个集体生活环境,而不是把他们与其他老人疏远开来,最少有助于缓和症状的恶化速度。”失智症是老龄化社会面对的严重问题,据说新加坡失智症患者在2020年会增至5万5000人;2030年,再增至8万人。


林女士指出,根据他们的观察,失智症病人都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假使某天程序有了变动,他们就会显得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她也给我们看了职员临时拍摄的两个手机视频:一名98岁老人在端午节展示了绑粽子的熟练技巧;一名88岁老人读着华文歌谱,却以清晰的潮语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

“失智症病人或许已不能学习新技术,可是给他们创造条件,却可能帮他们记起昔日的技术和技巧,唤回更多的记忆。”


她说,不把失智症病人隔离,让他们与同龄老人一起参加活动的安排,便见证了好几对姐弟、姐妹和夫妻得以每天在一起生活的方便。


日间护理中心也提供多种专科服务:语言治疗师协助吞咽功能失调的病人训练口腔肌肉,脚部治疗师定期检查糖尿病病人双脚,预防因肌肤溃烂而须要截肢的情况出现。


“陈笃生医院的老年医学专科医生,每个月会来这里与护理员开会,解答他们在病人身上遇到的疑难,进而提高他们的护理认识。”中心目前聘有40名职员,6名来自菲律宾,4名来自缅甸,他们都曾受过护理专业训练。


扩大复健中心服务对象


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原本只拥有一座组屋地面层约3600平方英尺的地方,现在已扩展至两座组屋地面层的一半空间,总面积达1万1000平方英尺,其中包括一个设备相当齐全的复健中心。


林爱秋说:“圣安德烈社区医院的多名治疗师,协助我们主持复健中心的工作。”


复健中心除了供日间护理中心的病人使用,也允许这个组屋区其他有需要的居民使用,包括中风、置换膝盖、意外受伤、截肢和摔断骨头的病人和伤者,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前往医院锻炼。


2017年定期使用设施的病人有246人,每天有五六十人能使用这些复健机械。


此外,连氏基金去年也另外捐赠七台先进的健身机械,鼓励45岁以上居民,每天下午5点至9点,前往复健中心另设的健身房锻炼。


“预防胜于治疗。医学研究证明,平日锻炼好肌腱和骨骼,即使有一天受伤或病倒,复原也会比没锻炼的人好得快。”


要使用这些先进机械,参与者每两年需缴费10元,并预先接受物理治疗师检查。六个月后,治疗师再为他们检查身体,并设计新的锻炼项目。


定购澡盆方便病人洗澡


林爱秋指出,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是逐步增加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水准。


“今年3月,我们从日本定购的一台新式自动澡盆估计就能送到,那是专为只能坐着洗澡的病人制造的。我们知道,很多病人回到家只能在厨房里洗澡,每次洗澡都费很大劲。中心有了新澡盆,他们便可以轻松洗澡后才回家。“新澡盆由两节组成,护理员协助病人坐进去后,澡盆两节就能合拢,15秒钟就灌满水。”


林爱秋说,中心的设立,宗旨是帮忙老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老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信心和更轻松。


“今天的老人多数选择原地养老,那可不是说说而已,社会除了需要提供足够的硬体设施,尤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关心。”


她强调,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目前提供的、相对全面的协助老人的服务,在新加坡或许算是个范例,不过,那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一群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爱心表现。


她特别表扬服务中心的全体职员和义工,一支以穿着红色文化衫为标志的几百人的队伍。


“我们的红衣队伍里,有很多坚持服务十多年的男女老少,包括一名今年已94岁的婆婆。”


红衣人的精神,确实值得钦佩和学习。


作者为本刊编委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