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 部 文 章
庄永康
2023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越剧到狮城
第十一届(2023)新加坡华语电影节期间,台湾学者陈炜智以1963年大导李翰祥抢拍、由凌波与乐蒂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幕后秘辛为题,为电影节作主题演讲。
林少彬
2023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陈嘉庚创办水产航海学校
那是1920年的事情。陈嘉庚在他战后出版的《南侨回忆录》第十九则《(集美)添办水产航海学校》(图1)中,心痛的指出,福建省海岸线长而渔业薄弱,因此想要在集美添办水产航海学校。
李奕志
2023年9月18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从宝塔街“猪仔馆”——谈昔日契约华工
新加坡旅游局现有的历史遗迹旅游点介绍中有宝塔街37号苦力间。该局挂在37号房子前牌匾上的介绍文字如此叙述:1901年,宝塔街有12个苦力间,其中位于宝塔街37号的广合源最为出名,相信也是最大的苦力间,宝塔街因此俗称为广合源街。这苦力间俗称为“猪仔馆”,是暂时关押契约华工的客栈。
卓南生
2023年9月17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
我所知道的报界前辈吴之光先生
谈起吴之光先生,也许更多读者熟悉的是著有《马华新文学大系》(十卷本),为这领域拓山之作的方修(另一常用笔名为观止)。
林恩和
2023年9月14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
印尼上空挥之不去的乌云: 930事件回望
“发现真相,意味着接近了真相,如果我们不想成为懦夫,这不会太困难,但是我们通常没有勇气去知道真相。”
——穆达杜里(Multatuli)
林清如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曾经的马哈迪哇 坦坦荡荡一君子
1963年我们邂逅于樟宜监牢,那时笔者已在公安法令下被囚禁了6年,他是冷藏行动的受难者。患难与共,我们的友情至久不渝。
林恩和
2021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默迪卡:语言象征的力量
拿到“立国一代”卡后,我那已经不太灵光的脑子,经常会为自己到底是“建国一代”或是“立国一代”感到困惑。我不怪当局选用“建国”、“立国”这两个词义相近、容易混淆的名词,只能怪自己年老脑衰,才会面对这两个名词时,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感觉。
周维介
2021年9月16日讀畢需時 19 分鐘
缝制南洋大学落成大典百衲被
与古稀之年的“建国一代”闲聊六十多年前的南洋大学落成大典,都说盛况空前,它绝对是这小岛国难以再现的集体社会心情。
何启良
2021年9月6日讀畢需時 14 分鐘
“五四”未竟之业在南洋从《沈慕羽日记》看何葆仁和沈慕羽的交往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沈慕羽逝世106岁冥诞暨逝世10周年,何启良教授撰文纪念一位曾经在五四运动扮演学生领袖角色的南洋知识分子:何葆仁。此文是《沈慕羽日记研究•交游篇:结客行》(未出版)的一章,从《沈慕羽日记》研究的角度,探讨何葆仁的事迹和鲜为人知的掌故。
黄今英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泛马学联与马来亚学生报
泛马学生联合会(泛马学联PMSF)是1950年代新马两地大专学府的学生团体,由当时的新加坡马大学生会、吉隆坡工艺学院和沙登农学院学生所组成。
梁秉赋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白话文运动和我们 五四运动百年有感
“五四”运动有中国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之美誉,被视为催生中国新文化、使古老的帝制中华蜕变为现代中国(modern China)的起点。
流军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湖畔硝烟 中正集中罢课纪实
1955年9月,盼望已久的华校中学生联合会(简称中学联)终于获得批准。有了合法地位,学联发展迅速,不到一年,会员干部遍及所有华文中学。
柳舜
2021年9月3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回味《人间》往事
如果说银行是我谋生的第一站,《人间》便是我融入社会的第一份“义工”。
刚出校门不久,幼稚懵懂。让家长放心的,就只有:这孩子听话,有人缘,喜欢看书,相信不会变坏。
bottom of page